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由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素有百老汇华裔第一人"美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上海东方学者,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瓦基大学戏剧教授的王洛勇教授正式建立于2012年。音乐剧中心表演(音乐剧)专业以名剧带功和"LEARN FROM DOING"的教学理念,以经典百老汇音乐剧和中外著名戏剧剧目为主要教材,以产学研一体化为发展方向,落实培养徳艺双馨的新一代音乐剧人オ的目标。现有已毕业的12级、在校的14、15、16、17四个年级,共114名本科生,另有已毕业MFA一名,即将毕业的MFA两名。 目前已用于教学并演出的剧目:《西贡小姐》、《吉屋出租》、《芝加哥》、《红男绿女》、《理发师陶德》、《摩登米莉》、《春之觉醒》、《触摸》、《不羁青春》、《大饭店)、《DO,1DO》、《西区故事》、《42街》、《长发侠》14个经典百老汇剧目。
每个人都是被栅栏互相隔开着。冷漠和孤独已经开始逐渐变成我们的细胞,在我们身体中繁殖。现代社会人在商业发达之下埋藏着的心灵不稳定,封闭的绝望,与世隔绝的沟通障碍正如被关在笼子中的动物。 于是,时间就仅仅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在不断消失的符号。在喧嚣、繁杂、几近疯狂的现代城市中,人们像一群工蚁,每日每时每刻重复地蠕动着。人们追求物质,亦是被物质侵蚀,而终究被物质异化。《消失的时间转身》是发生在公园的长凳上的故事,一场荒谬的为了独占长椅而发生的血腥斗争。一个想要用自杀来拯救他人的人,与另一个因痛恨自我而杀人的人。癫狂般地独白、生存的孤独,病态的荒唐,可笑的让人流泪……没有什么能比在草地上,用动物园的栅栏隔开观众和演员更能表达生存痛苦这个尖锐的戏剧性话题了。《消失的时间转身》是荒诞派的戏剧,满含着隐喻,直视痛苦,让人惊醒,值得细细品味。希望观众能思考到现代人的生存中所丢失的珍贵,不在惧怕生活的真相,让时间转身。
《器-气》作为一部实验舞剧,由来自表演专业与舞蹈专业出身的艺术家构成,呈现外部之器与精神之气;并运用身体建筑师训练方法的核心技术:微身体25个动点展开身体构筑,形成身体语言密码、身体建筑空间,与空间形成对话与互动。身体与精神的相互关系,成为主创们关注并积极实践的主题,我们选择成为人的意义是什么?人的构成与可能性是什么?……这些思考,激发创作者开始这部作品的想象、构思与创作,尝试找寻一种身体与空间互动的自发性的内在结构,从未知的即兴开始,从中建立或找出秩序。
作品聚焦偏远山区平均年龄70岁以上,长期以来从事第一产业的老人们,主创认为他们也有艺术表达的权利。老人们以他们近一个世纪的世界认知和最原生态的冲动进行绘画,并对其生活、绘画状态以及作画后的改变进行影像记录,再将这些处女作与影像资料进行展览,来展示老人们不同的生活与艺术实践状态。这是老人们的第一幅作品,或许也会是他们的最后一幅作品。 陈凤华 2008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师从著名灯光设计师伊天夫教授学习。2012年毕业,同年考取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舞台设计专业,师从著名舞台设计王履玮教授。2013年赴丹麦欧丁剧院学习。曾参与2014年国际艺术双年展。舞台设计作品《安娜在热带》与《亨利五世阿金库尔之战》,皆入选中国十年舞美大展。作品《安娜在热带》获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奖。曾任浙江电视台灯光设计,以及著名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灯光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