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戏剧·白族大本曲《鸳鸯履》

白族大本曲是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成熟于明代,因单一的艺术样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舞台。《鸳鸯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大本曲与现代话剧、肢体剧以及现代偶剧相结合,在文本和演出样式上进行实验创新的原创剧目。一改白族大本曲以说唱讲故事,转而形成一部以歌舞演故事的无场次戏剧,并期待用艺术化的手法跨越语言鸿沟,使白族大本曲在新时代,实现适应历史必然又保留白身特点的文化转换。 杨韫嶷《鸳鸯履》制作人、导演 、编剧、主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上海市朗诵协会会员。在校期间屡获一等奖学金,被评为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2012年荣获国家奖学金。2017年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夏青杯朗诵大赛南京赛区配音组金奖。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上海多所大学教授表演和台词课,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专业素养。在上海参演多部舞台剧,代表作品:《花事如期》、《老式喜剧》、《蝙蝠的回忆》、《野天鹅》、《城堡的魅影》、《青年客栈》、《最后的瞬间》、《老鼠的喜剧》、《欲望号街车》、《分庭抗争》等。诗朗诵作品:大型文艺晚会《2017侨之夜》之《桥之梦中国梦》,大型朗诵音乐会《青春中国》之《我的歌》等。

戏剧 2018

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深入,文化日益多元已是大势所趋。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二者互为因果。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类社群交汇在一起,势必发生激烈的碰撞并最终走向融合,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文化基因。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以音乐为核心,结合多媒体视觉、装置艺术的创作思路,共同塑造了戏剧特征的艺术剧场概念。全场共八个作品,尝试从不同维度及精神气质探讨东方传统精神结合西方现代演绎的命题。作品以音乐、媒体、装置等艺术手法互为主角,如热情甜蜜的新疆风格在传统室内乐的推波助澜下邂逅深沉内敛的布鲁斯,弦乐四重奏邀请舞者在NEW Age风格中肆意舒展,阿卡贝拉和马头琴的现代与传统对话构成奇妙复调,击节乐音凝聚了跨越种族的和谐赞美之歌。 形式上,《东去西来》遵循后戏剧剧场的概念,使音乐与剧场中的其他元素并置进行平等的表演,不同于音乐或戏剧剧场,它囊括了绘画、表演、音乐、舞蹈及戏剧等元素,作为舞台上不同的角色,共同塑造着在同一空间中,随着时间的发展碰撞出的新的张力。这也是跨界融合下的艺术剧场可以展现出独特的舞台魅力。

剧场演出 2018

肢体剧《短打聊斋》

本剧目是云南省话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和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的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由加拿大史密斯吉尔默剧团执教的云南省青年话剧高级人才肢体剧训练国际工作坊的训练过程中集体创作的结果。本次演出选取了其中四则。 《快刀》明末,济属多盗。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有一兵佩刀甚利,盗识兵,逡巡告曰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求杀我!兵诺。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画皮》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袱独奔,甚艰于步。疾走趁之,乃二八姝丽,心相爱乐。生代携袱物,导与同归,使匿密室,乃与寝合。偶适市,遇一道士,顾生而愕,曰其邪气萦绕。生疑,至斋门,门内杜,不得入,生蹑迹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铺人皮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尸变》一日昏暮,三人偕来,望门投止。翁家客宿邸满,三人坚请容纳。翁沉吟思得一所,时翁有子妇新死,停尸室中,子出购材木未归,翁穿衢导客往。三客奔波困顿,甫就枕,鼻息渐粗。忽闻灵床上察察有声,女尸已揭衾起……《汤公》汤公名聘,抱病弥留,凡自童稚以及琐屑久忘之事,都随心血来,一一潮过。逾数十刻期,魂乃离窍,忘躯壳矣。渺渺无归,漂泊郊路间。一巨人来,掇拾之,纳诸袖中,公宣佛号,飘坠袖外,公独立徨,未知何往,一路趋拜问途,宣圣帝君菩萨……

剧场演出 2018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