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在魔鬼的蹂躏下,面临灭亡。危急之下,一个凡人被任命为雷公替天行道来拯救世界。一场大战之后,恶魔溃逃,人类重新赢回了安宁与和平。但是好景不长,在和平年代的人类开始忽视雷公,雷公逐渐心生恶念开始危害人类。终有一天,人类向雷公开战了。《署雷公》的创作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万物源于道法,人类只有遵循道法才能生存,逆道而行必将遭到惩罚。
传说在一条河里住着一个水鬼,为了能离开冰冷的河水去投胎转世,他每天想尽办法,为的就是能拉下一个活人溺水来做他的替身。但由于地处偏僻少有人经过,他始终等不到替他的活人。但就在今天,他终于遇到了一个人......赵淼领衔三拓旗剧团,由《聊斋志异之王六郎》的故事获取灵感,将法国形体戏剧大师贾克乐寇的戏剧观念和东方文化美妙融合,献上一出兼含哀伤的幽默和精彩的想象,探索身体的诗意的梦幻之作《水生》。
《莎妻俱乐部》主要是描述一个叫做莎士比亚妻子们的俱乐部戏剧团(简称:莎妻俱乐部)的剧团将推出年度大戏《奥赛罗》。为了增加票房,导演邀请了偶像剧知名演员与剧团团员一同演出。戏即将开演,台前幕后的状况不断,先是有演员车祸受伤,后有舞台工厂无预警倒闭。知名而美丽的女演员领衔演出让剧团中的一姊眼红,一姊散布留言破坏票房女演员的感情,与在舞台上搬演的的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相对照,同样因忌妒而起,有心人进而有机可趁,破坏了得来不易的信任。
《 时境》是一个透过各种不同观点,研究、探索时间概念的成果。虽然作品中呈现出的时间、空间并非是线性,而且是相对的,与现代社会里线性的时间概念有所不同;编舞马芮娜在作品中并没有提供答案,相反的,她试着引发更多的提问。这部作品的架构以循环的时间、空间的概念为主,并以开放的态度,多种的可能看待永恒的概念。
现代舞剧《香巴拉》通过以万物生灵探讨生死轮回,从而呈现质朴无华的人体线条,在相触与寻找的过程中,以其特有的风格融汇了西藏古典舞、金刚舞,以及现场行为艺术。演员在舞台上将现场完成巨大的沙画,这一亮点也为整部剧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景观,结合天地人和绚丽多彩的万物,象征人们缔结信仰的艰苦过程和成功的辉煌,舞者在沙画上翻滚腾跃,纵情狂欢,这每一个画面无不体现了生命的多样化。生命轮回的痛苦与快乐,藏传佛教智慧的灵魂,正是他们的碰撞而使得《香巴拉》成为多角度反映藏域文化原始样貌的艺术模板。
《断章》原名Oculus,拉丁文原义是眼睛,或指罗马万神殿大圆穹顶的圆窗口。已故天才编舞家伍国柱从人与人的处境思考,将大量日常情绪动作,不断重复与变形,创作出这样一支既严厉又宽容的作品。2004 年于德国卡萨尔歌剧院首演,舞评盛赞几近天堂的身体语言。创立于1999 年的云门舞集2,是林怀民特别为年轻编舞家打造的伸展台。风格迥异且充满个性的创作内容,是台湾年轻观众年年期待的舞蹈风景。《纽约时报》赞誉:才华洋溢,技术超群...... 云门舞集2 的卓越应与世界分享!
北宋末年,宋辽边境,有一处叫白虎荡的地方。荡里住着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寡妇,有一天她被一个辽国小兵抢走了。白虎荡的居民恼羞成怒,决定一起把小寡妇从辽国抢回来,没想到众人到了辽国却发现再也不想回去了......
《好饿的毛毛虫》充满了诗情与创意,已获奖无数,剧场已经在各大洲赢得了极高赞誉。三十多年来,这条从艾瑞克卡尔手里爬出来的红脑壳、绿身子、高高地弓起来走路的毛毛虫,已经吞噬了世界上二千多万个孩子的心。儿童剧《好饿的毛毛虫》由同名儿童绘本改编,在13个国家进行了超过3300场演出,并且已连续巡演15年,超过30个国家、5百万观众观看过该剧,在各大洲赢得了无数赞誉。55分钟的故事和原创音乐包含了三部分内容:《好饿的毛毛虫》,《小小云朵》和《拼拼凑凑的变色龙》。儿童书《好饿的毛毛虫》的作者艾瑞克卡尔评论说:……我是美人鱼剧场的粉丝,每次看都会被它的美丽和奇幻所吸引。《好饿的毛毛虫》首次登陆国内,将人人皆知的毛毛虫搬上大舞台,不仅让小朋友们看到一部会动的童话书,和毛毛虫一起长大变蝴蝶,而且能让更多孩子们接触与享受戏剧。
一场80分钟无伴奏人声(A Capella)的创意酒馆音乐剧,剧目结合数位媒体播放台湾美食与风光,并选用兼具艺术性及流行性的歌曲,包括朗朗上口的经典老歌,极具台湾风味。故事以一位在台湾高雄出生,在美国接受教育并发展歌唱事业,最后回到故乡的女歌手之经历为叙事主轴,在整场演出同时带领全场观众回顾台湾高雄及美国多样的地方风情与音乐类型。本剧深刻地描述了台湾与美国的地方生活、文化差异,结合了不同曲风、不同语言的歌曲传达对家及朋友的思念!让真切回荡的声情,在这盼寻的的漫长路上,一同寻找思念的感动!
《狂人日记》经典小说创新诠释,表达鲁迅之外的另一种意义。 满舞台石头,满舞台密密麻麻,满舞台残酷,满舞台狂人的震惊场面。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作。《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是中国新文学的开篇之作。其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主创认为小说却切中了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自己的生存体验。即:信不由己心为所夺。这个戏我们将尝试与狂人以及鲁迅先生对话。
将中国传统京剧艺术与古老的皮影艺术结合,从而创作出充满神奇色彩、融入皮影元素的实验京剧。浓郁的宗教气氛,神秘的东方故事,凄美的京剧唱腔,梦幻般的皮影表演,东西文化虚实交融,令人置身其中,叹为观止。《灯官油流鬼》在欧洲的巡演获得极大成功并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上元佳节,灯官油流鬼来到望乡台观灯,目睹柳金婵被害一案,愤愤不平,遂指引冤魂去地府伸冤。他发现判官张洪因庇护杀人凶犯亲生之子张宝,竟私改生死簿。但囿于判官的恐吓,倍受煎熬。包拯亲下阴曹办案,油流鬼趁机将柳金婵案情合盘托出,借助包拯的力量扳倒判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 小人物形象。
《黄粱一梦》源自中国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至今已经有1200 多年的历史。种田的读书人卢生在旅店里遇到了道士吕翁,在等候店主烹制黍饭的过程中,吕翁给了卢生一个神奇的枕头,卢生在枕头上睡着了。在梦里,卢生经历了一生,而他在枕上醒来的时候,却发现店主的黍饭还没有熟。
《那厮》背景源于《水浒》这部小说。戏中的主角不是任何一位在小说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英雄,而是以衙役、虔婆、小乙、喽囉名之的小人物。这些普罗大众是任何社会的基础,是被称作那厮的类人生命。子曰:危邦不入,丧邦不居。在当今这诸般疯态之下,《那厮》所为何来?宋朝乱世中小人物的生存智慧与无奈是否映射了当代草民的众生相?且看一场那厮们的草雄传奇,一部当代的大宋宣和逸事。
中英联合制作,国际创作阵容,共同打造超越国界的成长童话,英国西区最受欢迎的新锐魔幻音乐剧导演担纲执导及视觉设计。 27 个演员,玩转18 个角色,41 个场景,魔幻手法展现视觉奇观,技术团队历时3 年研发8 条形态各异、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木偶龙,在变形金刚奇思妙想中,展现东方哲思。全剧无台词,精妙的肢体表演跨越观众年龄和语言障碍。少年汤姆睡不着觉。自从妈妈一年前去世之后,汤姆的生活就变得越来越糟糕。他的爸爸陷入深深的悲伤中,他的姐姐也忽视他,而在学校里他也成为了被人欺负的目标。一个不安的夜晚,汤姆走到窗前,在窗帘后面,他看到……一只龙正在看着他,盯着他的眼睛……每当汤姆受到伤害,而感到愤怒时,那条龙都会伴随着令人着迷的力量出现。在龙的帮助下,汤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他们形影不离,而似乎生活也因为那条龙而变得好了起来。但是,与此同时,神秘的火焰,却在汤姆的生活中悄悄地蔓延起来……最终,当汤姆战胜了恐惧和悲痛,拥有了积极生活的勇气时,他才真正与他心中的龙和平相处,这时,他发现,他的生活其实充满了爱和美好……
《螳螂捕蝉》是一部由潘惠森编剧、王昊然导演的杀手喜剧。香港影帝黄秋生和著名演员谢君豪曾经出演过该剧。该剧讲述组织派出两个杀手执行任务。人分别饰演北越和南越两位杀手。 虽然角色名字甚具政治味,但此剧要谈的不是政治,而是生命在杀 人的过程中反思生命的意义。并会按两位好戏之人的性格,度身订做角色。潘惠森笔下的杀手,并非电影中惯见的冷面英雄人物。潘表示:正是要反其道 舞台剧螳螂捕蝉而行,毁灭杀手的神话,将他们还原为普通人。在神秘面纱下是有血有肉的真人平 常心。同样是杀手,又困在同一空间内一起等待目标出现,两人却是南辕北辙。本剧从一个诡异的处境出发,带入两个边缘生命,将死亡当作游戏,用黑暗取代光明,以勇敢掩饰恐惧,在滑稽荒诞的等待中,直探人性最深沉的一点灵光。
原创音乐剧,广西群众艺术馆(原广西话剧团)出品。故事内容引人入胜,探寻梦想和幸福的关系。怀有一个设计梦想的壮族姑娘韦俏俏大学毕业后并没有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她认为得到幸福的不二法门就是获得成功。她天真的以为成功的标准就是高收入。在民歌湖她错吻了罗浩龙,罗爱上了她。俏俏开了一家巨星壁纸店,罗浩龙认为她代理山寨自己家产品的公司没有前途,但俏俏对他的劝告不屑一顾。为了帮助她,也为了证明自家品牌的实力,罗浩龙在她旁边开了明星壁纸店。罗父让儿子与巨星壁纸的接班人相亲,罗与父亲打赌一个月内盈利十万就不用去相亲。为赢赌局,罗浩龙不得不与韦俏俏竞争。由于两人经验不足,两家店都没有进展。俏俏的好友农村凤建议他们去参加销售联盟。在销售会上,他们发现很多消费者重低价多于重质量,两店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明星壁纸胜出后,却亏损了。罗浩龙发现自己完全不懂得如何经营壁纸店。终于,他低下头向父亲请教。邻居包姐要装修,让两家店同时做方案。与此同时,罗浩龙发现了俏俏的梦想,鼓励她勇敢追梦,可韦俏俏依然觉得梦想只能在梦里想想。罗浩龙告诉她梦想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
就算看似荒誕無稽怎樣也要走下去,世界會為您證明一個破陋的旅館,客人來自四方八面,帶着不同的歷驗和背景,看似陌生的過客,卻相同地憧憬着可以生根的『家』。雖然言語不通,但人的本能,使他們創作出交心的聲音。一切就像回到過去,彼此對望着似曾相識的傷悲,重新解構自己的人生,徒步走進破陋的門窗。醒悟雙手創造的光輝。這裡已不再是破陋的旅館……由R&T擔演的破格踢躂舞劇《踢躂颷城》,該齣踢躂舞劇以都市生活為題材,配合現場音樂、道具、場景、燈光、服飾等元素,加上荒誕劇情,讓觀衆投入遼闊的想像空間。藉使用道具及身體語言,反映生活。
由Sean Gandini(肖恩甘迪尼) 和艺术体操运动员金奖获得者Kati Ylä-Hokkala建立于1992年的Gandini Juggling(甘迪尼杂耍团 )一直以来都处在现代马戏的先锋, 他们在作品中运用现代舞蹈元素和数学记号, 革新并复兴着21世纪的杂耍领域。 他们的作品多产且持续创新,从杂耍与艺术的融合,到戏剧性的杂耍表演, 再到家庭中的友好娱乐,突破了文化的围墙。 观看表演者们在移动的同时使物体保持在空中 这一单纯赏趣便是杂耍所天然具有的能让观众为之陶醉的戏剧性特点。 剧团介绍:艺术总监(导演):Sean Gandini 灯光设计 :Mark Janathan 艺术副总监:Kati Yla-Hokkala 编剧:John-Paul Zaccarini 制作经理:Sophie RoseSean Gandini:杂耍领域的世界级领军人物,投身杂耍创作、装置开发、教学超过20年,是该演出公司的创办人,并在英国两家马戏学校教学。同时在欧洲、南北美洲的学校教授硕士课程。在过去的20年中,他在全球25个国家演出超过2000场,登上各大杂志,并参与好莱坞影片,发行专辑等。 Kati Yla-Hokkala:前艺术体操运动员,与Sean合作创办该公司,两人合作21年,她一直作为艺术副总监和副导演协助创作,并参与演出,Kati也举办个人演出,同时她是教学领域的专家。剧情介绍:九位杂耍者,八十个苹果,四组陶器。一个由受皮娜鲍什 (Pina Bausch)启发的戏剧性与技巧的绝妙结合。一些列怀旧电影般的场面揭示了斗争、紧张关系,逝去的爱和精致有趣的下午茶。Smashed采用的是一个精准而睿智的视角,通过被禁止的食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七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紧张关系,是像孩子一样宣泄的传统杂耍和现代马戏的结合。
《幻影寻踪》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临时住所,挂着油布和粘着胶带的大门外有一场未知的灾难即将来临。戏中的五位演员建造了这个住所,认为这将是他们的最后时光,希望不要留下任何遗憾。面对即将来临的灾难,他们坚信创作才是这场毁灭的唯一解药。这种创作是一种稍纵即逝的冲动和欲望,需要通过肢体动作在舞台上呈现出来。故事以音乐、歌曲、舞蹈、演讲、阐述和高难度的杂技来表现。他们用所有可能的表现形式,希望能够留下关于自己存在过的持久印记和痕迹。他们通过诉说自己的过去,与我们分享不同人物的优点和缺点。观众则渐渐从不同角度了解了这七位表演者。随着观众越来越熟悉他们,杂技这看似非人的元素,却呈现出了一种惊人的人之天性。说到作品的核心,《幻影寻踪》赞颂了七位表演者之间特殊的关系和各自特有的才能,还有他们敢于冒险的生活态度和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2006年《幻影寻踪》始创于加拿大蒙特利尔,该作品由两名7手指马戏团的创始人吉普赛和莎娜执导,以五位来自于蒙特利尔国家马戏学校的艺术家为中心而创作的。这些艺术家和导演在创作《幻影寻踪》时,已经非常了解彼此。因此创作团队成员间的和谐促使了作品在舞台上的完美呈现,从首尔到巴黎,从伦敦到墨尔本,演出很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3年、600场演出,在拉斐尔、弗朗西斯科、赫洛维兹、威廉姆和布拉德对作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后,他们将接力棒传递给了一批崭新的、精心挑选的班底。经过4个月后紧张的工作交接,无论在吉他、钢琴还是滑板方面,五位拥有丰富知识的艺术家接下了这部作品,并于2011年带领团队举行了世界巡回演出。因为被美国制片人发掘,《幻影寻踪》应邀到美国演出。即将实现最初的梦想之际,7手指马戏团仍然做出不懈努力,同时,我们发现新的艺术家们不仅结合了7手指马戏团的创意,更将新演员的个性特点融入到了演出中,创造出了全新的模式。直至2012年底,《幻影寻踪》已在23个国家上演了1500多场
联合出品:理想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理想影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剧情梗概:《停下吧,偶人》是一出原创默剧。讲述一个在虚幻的小镇上发生的悲哀故事。简陋的洗衣裁缝铺,店主是身患绝症的妈妈,儿子从小患有孤独症,母子相依为命。由于恶人的惊吓,孩子病情加重,妈妈不得已重金请来镇上的医生,医生翻阅典籍,绞尽脑汁替孩子治病,即将迎来曙光之时,妈妈撒手人寰。临终前,妈妈将儿子托付给医生,可心怀私心的医生,能接受这重大的变故吗?人情冷暖,爱与冷漠终似尘埃落定。这个世界只属于每个人自己,死亡注定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 我们的理解:当人的精神状态遇到巨大的冲击以及语言显得苍白无力时,只有动作成为了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最佳手段,这种演剧方式就是默剧。 默剧主要以肢体行动来完成舞台任务,甚至只允许利用动作来表达严肃而又深刻的主题。舞台动作简洁明快,增加了戏剧集中度,同时充满了象征意味。在表演形式上,由于没有语言,反使肢体动作更为夸张,增强了表现力,对交流与适应及心理形体统一方面的要求更高。 孤独症,一种终身的先天性发育障碍疾病,在人类存在初始就已存在,直到1943年被世界医学界认定。患孤独症的儿童在外貌上与其他儿童无异,但不善言辞,有交流和语言障碍,只进行重复刻板的行为,并只对有限的活动感兴趣。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公众对孤独症患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欣喜之余,我们依然要思考孤独症患者的生存问题:当他们的父母离世后,在无人照料的状况下,他们如何生存? 演员名单:儿子张蒙妈妈刘丹医生马鑫兔子妈妈张玙妤黑影余强流氓何轶东 工作人员名单:制作人/编剧:张霁导演/舞美设计:胡若楠监制:李凯执行制作人:张书菡副导演:罗茜宣传统筹:王蓉蓉平面设计:唐蔚场记/剧务:余强音乐:王炜灯光:李娜 胡若楠介绍:陕西省话剧院青年导演。原江苏省南通市话剧团演员,导演。在江苏省南通市话剧院人才引进项目中,成功演出话剧《母亲的守望》,《天堂的风铃》等国家级获奖作品。后毕业于上戏2012导演高研班,师从李建平,张金娣老师。个人代表作包括:话剧《浮士德》,《安魂曲》等。 本次作品:《停下来吧,偶人》于2014年5月26日在上戏戏文系新剧本朗读会上演出,获得一等奖,并受到学院领导好评。 张霁介绍:浙江杭州人,青年作家,导演。出生于1979年8月,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协会员;戏剧作品包括《卧室》、《西湖寻梦》、《春风沉醉》、《替身情人》、《求是魂》、《停下吧,偶人》;20012008年,编创话剧作品陆续登上浙江省文化厅及商业舞台,取得不错票房;20082011年,参与上海天鸿公司与好莱坞米高梅公司合作项目,任商业娱乐顾问;2012年赴日本进行戏剧交流,翻译并引进国外戏剧作品;随后参与北京科技部主办的中国科学家纪念项目,编创大型话剧《求是魂》;2012年赴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习至今,期间,创作导演默剧《停下来吧,偶人》,获选上海国际艺术节展演单元。
DREAMSTHE ASTEROIDS DANCE COMPANY Sometimes I daydream about the future. Will it be just as I imagine?Filled with love, laughter and clarity, or will mistakes, fear and destiny turn it all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my daydreams I create a love story, during the night I dream about the rain, and for the future, I just dream as BIG as I can. In DREAMS the audience is invited to join 16 young dancers from The Asteroids Dance Company in Denmark on a dream journey filled with passion, dynamic and hope. Throughout the performance the Asteroids open their heart and show the audience what they dream about right now at this stage in their life. Through movement the dancers will fill the stage with their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and they will unite in finding ways to embrace their dreams. DREAMS is based on a research among the dancers. A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dancers thoughts about being a teenager in Denmark. DREAMS is choreographed by Lene Bonde, but throughout the process the Asteroids have been contributing with their own movements and ideas for the performance.The 16 dancers will be dancing both to live music, their own recorded voices and music composed only for this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the Asteroids will dance to some familiar European songs, and even a cello will appear on the stage. THE ASTEROIDS DANCE COMPANY is based at the Royal Ballet School in Holstebro, Denmark where the 14-16 years old dancers are students. They are trained in Hip Hop, Ballroom dance and Contemporary dance, and in this performance they will share what their dreams through the contemporary style. Dancers: The Asteroids Dance CompanyChoreographer: Lene BondeMusic: Mads Emil NielsenRunning time: 45 minutes
一.剧目介绍战后颓败小城,早春尚寒。少妇周玉纹和长期抱病的丈夫戴礼言生活淡而无味。玉纹只恪守作妻子的责任,与礼言极少有言语上的交流。她总是喜欢到破败的城墙上走一走,有时能在那里待上一天,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直到礼言幼时同学章志忱的到来,犹如在死水中投下一颗石子,在各人心间泛起涟漪。这次重逢唤起了玉纹与志忱的旧情;情窦初开的小妹妹戴绣也喜欢上了许久不见的章大哥。情与理的矛盾,去与留的抉择,家国时事更迭下的知识分子该何去何从? 二.主创人员介绍艺术顾问:费明仪费明仪 (Barbara Fei),电影导演费穆的女儿,香港著名歌唱家。费明仪女士自1951年开始从事声乐演唱及教学工作,195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师从奥地利声乐教授洛特轩纳门下。曾先后两次参加国际音乐节,在西班牙、瑞士、德国及巴黎等地举行音乐会和独唱会。费明仪女士现任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及音乐小组主席;明仪合唱团音乐总监及指挥;香港合唱团协会主席;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院士;香港民族音乐学会会长;香港中华圣乐团董事、音乐总监及指挥;香港中乐团资深顾问等职。2008年、2010年、2013年分获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教育学院及香港浸会大学颁授荣誉院士之名衔。2001年及2012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颁授铜紫荆星章和银紫荆星章;2011年委任为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担任2011维也纳世界和平合唱节艺术顾问;2013年获得香港各界妇女联合推进会颁授香港六艺卓悦女性之头衔。改编/导演/舞美设计:李六乙李六乙,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戏剧导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剧作家。他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潜心研究八年戏曲,执导富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多个剧种。他在国内外先后创作五十多部作品,包括话剧、戏曲、歌剧、音乐剧、芭蕾舞剧等等,应邀赴世界众多顶尖国际艺术节演出,并接受委约创作。李六乙创建纯粹戏剧理论,按其践行的舞台实践被誉为李六乙方法,得到广泛的赞誉及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持久文学创作能力的剧作家,先后创作二十余部作品,著有《李六乙纯粹戏剧剧本集》。卢芳 饰演 周玉纹 卢芳,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就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卢芳的台词功力一直是业内外人士加以夸赞的范本。2012年她演绎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其扎实、稳健又不失灵动的台风,被媒体赞誉为中国版英格丽褒曼。除此之外,她曾在《俄狄浦斯王》中反串先知;饰演《茶馆》中的小丁宝,《家》中的瑞珏,《白鹿原》中的小娥,《推销员之死》中的琳达,《万尼亚舅舅》中的叶莲娜,等等。多年来卢芳与林兆华、李六乙两位导演不断合作,是中国话剧舞台不可多得的实力派女演员。《小城之春》演出中,卢芳将在舞台上演唱昆曲。她说:舞台是‘小城,生活是,生命也是。我愿意将此生交付于舞台。且看我,作这一回玉纹。韩青 饰演 戴礼言 韩青,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就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韩青曾出演李六乙导演的《一桌二椅》《非常麻将》《下周村》等舞台剧作品。他是位多产的演员,主演多部话剧和影视剧,丰富的舞台经验铸就了韩青掌控人物的能力,在《虎妈猫爸》《咱们结婚吧》《决战黎明》众多影视剧中均有精彩表现。他的表演亦正亦邪,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编、导领域韩青亦创作多部作品,是一位博学多思的艺术创作者。韩青说:我敬重费穆先生和他的作品。电影《小城之春》提供给后来人无尽的空间去想象和创作,我们必不能辜负。雷佳 饰演 章志忱 雷佳,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就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人艺的多部大戏中都能看见雷佳的身影,如《骆驼祥子》、《茶馆》、《哈姆雷特》、《鸟人》、《白鹿原》、《李白》等等,在戏剧电影《十二公民》,电视剧《丰泽园》《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影视剧中同样有精彩表现。 李士龙 饰演 老黄 李士龙,就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李士龙塑造过《蔡文姬》中的左贤王,《推销员之死》中的比夫,《狗儿爷涅槃》中的李万江,《赵氏孤儿》中的赵盾,《白鹿原》中的鹿三,《家》中的高克明,《安提戈涅》中的先知,《万尼亚舅舅》中的谢列布利雅可夫教授等舞台角色。是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资深话剧演员。出品机构: 李六乙戏剧工作室 李六乙戏剧工作室成立于2003年,是专门为实现新戏剧而成立的职业戏剧工作室。旨在发扬古典美学自由无边之精神对话,书写当代生活心灵真实之生命现象;坚持独立意识诗学品质之纯粹戏剧;享受快乐生活平常自在之非常平常。艺术顾问:费明仪改编/导演/舞美设计:李六乙舞美设计:龚勋灯光设计:陈侠吉服装设计:门晓光昆曲指导:魏春荣演员:卢芳饰演周玉纹韩青饰演戴礼言雷佳饰演章志忱强巴才丹饰演阅读者李士龙饰演老黄宋孟竹饰演戴绣王建平饰演乐手
一.剧目介绍(一).《一个蓝色地方》编舞:郑宗龙「一个蓝色的地方」的灵感,来自于郑宗龙旅居纽约时,某个思绪纷乱的夜晚,在天将亮未亮之际所见的那一片迷蒙的蓝。 舞蹈企图以有意识的身体去演绎无形体的心理。六名穿着优雅黑长裙的女舞者,各自断续做着细碎的动作,一如无声的独白。这些不算美丽且带点诡异的动作,透过群舞富节奏性的脚步声、与长裙划破空间的线条,组合出意外忧郁而不安的美感。 舞蹈后半选用英国作曲家约翰・塔文纳的「保护面纱」。乐曲以一把大提琴与整个交响乐团抗衡,舞者在绵延而坚毅的琴声中,骚动而癫狂,癫狂中有冷静。 (二).《来》编舞:郑宗龙最新作品「来」,从传统民间信仰入手,文化背景影响了动作源头;被国际策展人评为「融合东西方传统,发展出丰富新颖的语汇,淋漓表达艺术理念」的郑宗龙,在「来」里面,试着用现实脉络,试探一切可能,他说:童年时期的我着迷民间信仰中雕像的手式与姿态、神明绕境祈福中各式阵头、偶戏的动态神情。但我在舞蹈里要尝试的,不是角色扮演,而是更纯粹的用肢体动作来演绎与整理这些记忆里的文化。」舞者们在舞台上,扭、转、绕、折、提、顿,目不暇给的繁复肢体变化,回荡神秘且诗意的身体拼图。四十分钟的作品,一气呵成,挑动观众的感官。 (三).《光》编舞:黄翊「光」是从探戈出发的作品。探戈的舞步很纯粹,没有杂质,密度高,连在旁观舞的人都感受到那种开心,想加入一起跳。以探戈动作元素编作的「光」,像是把音乐的色泽染进舞者的肢体,在一片乌云密布的天空,一道光从缝隙中透出,落在海面上,闪耀着波光。 二.主创人员介绍创办人:林怀民林怀民原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留美期间开始正式习舞,1973 年创办云门舞集,1999 年创立云门舞集2。两个舞团长年巡演,享誉国际。他从亚洲传统文化与美学汲取灵感,创作充满当代意识的作品,获得国际隆重的推崇。林怀民获得的奖赏包括台湾和香港六所大学的荣誉博士,林怀民获欧洲舞动国际舞蹈大奖颁赠终身成就奖,美国舞蹈节终身成就奖,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麦格塞塞奖,美国洛克‧斐勒三世奖,法国骑士文艺特殊贡献二级勋章,国际表演艺术协会卓越艺术家奖,以及时代杂志亚洲英雄人物。2012 年,应劳力士基金会邀请,林怀民担任第六届劳力士创艺推荐资助计划舞蹈类导师。 艺术总监/编舞家:郑宗龙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毕业,曾任云门舞集舞者,2002 年开始创作,作品在欧美亚澳舞台演出,屡屡获奖。2012年,郑宗龙应林怀民之邀担任云门舞集2助理艺术总监,2014 年升任艺术总监。2006年起,他为云门2编创了《庄严的笑话》、《变》、《墙》、《裂》、《乐》、《一个蓝色的地方》、《连魁》等作品。2010担任台湾百年《跨年庆典》的执行导演。2011年获《PAR 表演艺术》杂志选为《年度人物》。同年应享誉国际的电影导演蔡明亮之邀,跨界为蔡明亮的独角戏《只有你》编排舞蹈。12月获亚洲文化协会奖助,前往纽约研习。 编舞家:黄翊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舞蹈创作研究所,林怀民曾赞叹黄翊是天分绝佳的可怕的孩子。黄翊擅长将层次丰富的影像与细腻的肢体结合,并经常与音乐家合作,参与舞蹈的音乐创作。黄翊常受到国际瞩目,2005年,他的 Messed 被誉为美国舞蹈节最佳舞作。2011年,低语获丹麦 Cross Connection 国际编舞大赛第二名,也被美国舞蹈杂志选为25位最受瞩目舞蹈家。《光》之外,黄翊也为云门舞集2编作《身音》、Ta-Ta for Now、《红》、《浮动的房间》、《机械提琴交响乐计划之一》,以及《无声雨》和《流鱼》。 出品机构:台湾云门2 享誉国际编舞家林怀民,在1999年创立云门2,邀请罗曼菲出任创团艺术总监。2006年,罗曼菲病逝后,林怀民接任总监之职。2014年郑宗龙应邀出任艺术总监。作为云门舞集的兄弟团,云门2不是云门舞集的副团;它不为云门储备舞者,也不以演出林怀民舞作为任务。舞团广邀黎海宁、古名伸、伍国柱、布拉瑞扬、郑宗龙、黄翊等多位杰出编舞家为舞团编作,累积出风格迥异的丰富舞码,展现出年轻舞者多元活泼的肢体能力。云门2每年定期的新作发表「春斗」,已成为台湾观众年年期待的舞蹈风景。
一.剧目介绍陶身体2015 年的新作《8》延续了舞团艺术总监暨编导陶冶在数位系列创作中对身体的研究,进一步探索身体的局限性与极端性。在2014 年作品《7》当中,陶冶加入了人声这个新的元素,探究声音是如何自体内发出后脱离肉体随之进入体外空间。陶冶对声音的探索将在《8》当中继续,但这次所关注的不是人声,而是身体各部分之间及身体与身体之间接触时所产生的节奏。为了此次的创作,陶冶不仅会与一位作曲家合作,还会在一位音响技师和音响设计师的协助下录制并扩大舞者们在运动过程中碰撞、摩擦和拍打自身及彼此时所产生的声音,创造出节奏的视觉化呈现。 陶冶对舞蹈作为一种纯视觉元素而非叙述或象征手段载体的研究与探索将在这部作品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声音与身体之间的相对关系是他所研究的身体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其中的一个方面。 二.主创人员介绍(一)编舞:陶冶陶冶,毕业于重庆舞蹈学校。之后加入上海武警政治部文工团。2003年加入金星舞团。2004年开始独立创作,与5位当代艺术家创办了组合嬲,并共同创作了身体戏剧舞蹈作品《舌头对家园的记忆》。2005年参加上海艺术节,创编双人舞《一个人》,在上海艺术中心首演。2006至2008于北京现代舞团,随团参加了多次国内及国际巡演,在团期间委约创作男子双人舞《爻》和群舞《幻想》。2008年3月创立陶身体剧场,主要作品包括:《重之三部曲》、《素》、《瞬间》、《左右》、《2》和《4》。2011年应邀参演由制片人杜可风和摇滚传奇人物崔健执导的电影《蓝色骨头》。2012获亚洲时尚杂志《MensUno风度》颁发的2012年亚洲十大风度人物奖。陶冶被英国Sadlers Wells机构评选为2014 New Wave Associates世界六位编舞家其中之一。 (二)出品机构:陶身体剧场2008年3月成立以来, 陶身体剧场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得到广泛关注。北京草场地艺术节、北京中美艺术节、北京现代舞周、广东现代舞周、深圳香港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各大知名艺术节上都出现过他们活跃的身影;曾受邀英国伦敦赛德勒斯威尔斯剧院、荷兰阿姆斯特丹城市剧院七月舞蹈节等40多个重要艺术节与知名剧院演出。陶身体剧场曾四次荣登《纽约时报》,也是中国首个应邀在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和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的现代舞团,也是应邀于美国舞蹈节演出,并成为该舞蹈节驻节艺术家中第一个进行为期六周文化访问的中国舞团。
一.剧目介绍本次演出《罗生门》一剧采本团于1998年台湾戏剧院所演版本之经典再现,藉以50周年团庆纪念,复刻当年所集合台湾重要艺术家之创作成果,保留各部门原设计创意,启用本团新兴人才担纲演出并安排执行导演重新展示,不仅风华回眸,更具传承经典之意义。男人由知名武生戴立吾饰演、女人由新秀林庭瑜饰演、强盗由本团青年竞赛首奖之净角杨宇敬饰演,其表演风采一新耳目;原设计创意转以许多科技化型态处理,深具现代风貌。创新经典《罗生门》,人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与观点,事件便可能产生不同的诠释与看待--《罗生门》的重点不在真相为何,而是指出不同观点的存在;以景喻情、境随心转,在三段叙事者的各自表述中,即使同一片竹林也可能「说出」迥异的角度与面貌,反映着叙事者观点之差异,并对照各人心境前后对比之于外在环境的投射。 二.主创人员介绍艺术总监:蔡欣欣国光剧团编修委员会专任秘书,台北市现代戏曲文教协会理事长,财团法人廖琼枝歌仔戏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现任台湾戏曲学院副校长。长期投注于传统戏曲的学术研究与当代剧坛的观察,经常往返海峡两岸从事学术交流与田野调查,历年来主持过多项传统戏曲与民间游艺研究计划,执行策划两岸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结合学术理论与剧坛实务,致力于纪录、保存与推广传统戏曲与民间艺术。曾获得2006年中国王国维戏曲论文奖,2009年中国文艺奖章戏剧评论奖,2010年台湾江丙坤两岸交流贡献奖,2010年美国傅尔布莱特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系访问学者。制作人:张旭南台湾戏曲学院专职讲师,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国剧组,并于美国OCU奥克拉荷马市大学获表演艺术硕士(MA)。主要京剧编导作品有《假面兰陵》、《杂剧班头关汉卿》、《兰陵王》等。主要歌仔戏导演作品有《义薄云天》、《周瑜》、《兰陵王》、《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服装造型:叶锦添游走于服装、视觉艺术、电影美术、当代艺术创作间的著名艺术家。叶锦添最早在全世界推行他的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是让世界了解到东方文化艺术之美最重要的艺术家。2002年开始,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时代的容颜》服装特展,在法国波席文化中心及西班牙举办特展,正式向西方世界传达他注释的东方艺术之美;2004年参与《雅典奥运会闭幕典礼》与北京奥运会交旗仪式的美术与服装设计工作。在纽约、北京、上海举办各种个人艺术展,2005年受美国肯尼迪中心邀请,参与《中国红》展览,及后于2007年假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个人艺术展《寂静幻象》;曾以中英法等多种语言出版了作品集《不确定时间》《繁花》《流白》《中容》《ROUGEL′ART DE TIM YIP》《寂静幻象》《神思陌路》等;同时担任了多部著名电影的美术指导或服装造型设计,如《卧虎藏龙》、《小城之春》、《夜宴》、《赤壁》等。出品机构: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 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前身为复兴国剧团,创建于1963年,是台湾第一所隶属于传统戏曲学府旗下之剧团,也是台湾迄今历史最悠久的京剧团。剧团成员以学校优秀毕业生为主干,并网罗各界人才加入,在发扬及传承戏曲艺术使命号召下,多年来,搬演过无数脍炙人口的骨子好戏,展现扎实的传统艺术实力。传统与创新,并行不悖,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自许与时代同步迈进,在跨入二十一世纪之际,继续专业化目标,为传承、发扬戏曲艺术而努力,将传统艺术推向世界各个角落,让戏曲永远传唱不坠。原著小说作者:芥川龙之介 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他全力创作短篇小说,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便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因此彰显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其代表作品有《侏儒的话》、《夜来香》、《傀儡师》、《竹林中》(改编为电影《罗生门》)已然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之作。
一.剧目介绍 由古老的中国游戏击鼓传花引出的九个超现实故事,每个故事都由老人作为主角。在形体、舞蹈和中国传统面具的相互呈现之中,在东方文化和现代风尚的共同孕育之下,在幽默和戏谑的过程里,为您讲述了关于:革命,谎言,忏悔,同室操戈,代沟,孤独,再见,生活,爱情的九个小故事。 二.主创人员介绍编导:赵淼戏剧编导,三拓旗剧团总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后考取本院戏剧导演学硕士学位,师从美国方法派戏剧专家姜若瑜教授。哀伤的幽默和精彩的想象是赵淼戏剧的独特风格,展现身体的诗意是他的追求与探索。他的创作深受法国戏剧大师雅克﹒勒考克的戏剧观念和方法影响。主要编导作品:《战争与人》,《伊库斯》,《达人未爱狂想曲》,《东游记》,《壹光年》,《鬼马电梯》,《九种时刻》等。 出品方:三拓旗剧团 三拓旗剧团是一个以形体戏剧为主要创作及研究方向的国际型剧团。1996年12月17日,三拓旗在北京成立,从1996年到2015年三拓旗排演的戏剧作品有30部,巡演足迹遍布中国大陆16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累计演出600余场近10万国内观众观看。剧团出访欧洲10个国家共33个城市,参与各大艺术节及交流活动累计演出达到120场。三拓旗保留剧目有《罗密欧与茱丽叶》、《壹光年》、《东游记》、《失歌》、《小小世界》和《你若离开,我便浪迹天涯》等。 出品机构:三拓旗(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三拓旗剧团策划:雕爷 编剧/导演:赵淼演员:史妍、吴迪、于金龙、史挺、张嘉文、孔令鹏、杜帅强、胡翰驰舞美及音响师:曹璐、王笑笑、苗春雨
一.剧目介绍 1940 年,孤岛时期的上海谍影重重,日伪势力极其猖狂,国民政府派出的特工却也无孔不入,暗杀事件频发。正是秋天的傍晚,法租界霞飞路上一处高级公寓里,美女作家关兰心接待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一位是东方魔女川岛芳子,一位是汪伪 76 号特工总部头子李士群,他们在等一个人的到来。 70 年后,又一个秋天,国际文学盛事在莫伽山举行,幽默小说家 A 偕其夫人悬疑小说家 B 同来赴会,遇到了当红的文艺爱情作家 C。当夜,皆难成眠的三人玩起来了故事接龙,现实和虚构的界限开始模糊..... 从1940年谍影重重的孤岛上海到2010年曲觞流水的莫伽山,《山居》上下二则看似毫不相干,可到底有着什么神秘的关联?虚虚实实,疑幻似真,每看一次,都会推翻上一次的解读。 二.主创人员介绍编剧/导演:庄一 用中英双语创作的新锐剧作家、词曲作者、演员、诗人。戏痞士剧团艺术总监。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文学与汉学双学士,世界 顶尖戏剧学院英国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 音乐剧表演硕士,剑桥大学现代欧洲史硕士。获选为中国国家大剧院青年戏剧家计 划的五名青年剧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沪剧院 2014 年历史大戏《邓世昌》、自编自导作品《山居》、2015 年大型话剧《甄嬛传》(兼武打设计)。2015-2016 年目前即将上演戏剧作品有舞剧《青衣》(戏剧构作)、音乐剧《一千个春天》(剧本、作词)、音乐剧《喜地的牙》(剧本、作词)、歌剧《林徽因》(剧本、作词)、国家话剧院舞台剧《战马》(歌词翻译)等。作曲作品获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 Richard Thomas 激赏。主演过英文音乐剧《点点隔世情》(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及英文独立电影长片《莉莉是我的朋友》(Lily Moore is My Friend) 等。 演出团队:戏痞士剧团 戏痞士剧团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剧团,剧团成员大都出自英国顶尖戏剧学院,在大中华区和欧美国家可以分别以中文和英文进行高水准的戏剧表演。在艺术总监庄一带领下,戏痞士致力于为亚洲戏剧带来与欧美同步甚至更加超前的新潮流,为欧美戏剧带去东方文化的特殊表达。有对既有戏剧传统的反叛精神,乃曰痞,又有对不朽经典的温情脉脉,乃曰士,老老实实做大逆不道的戏,正是戏痞士精神。编剧、导演:庄一制作人:王婷婷舞台监督:李施妮舞美设计:杨振华灯光设计:刘冬冬造型设计:尹玲作曲:庄一海报设计:汪圆清演员:杨菀葶、洪子云、党伟
一.剧目介绍《无声世界三十年》的重新演绎,并加上数个全新作品,全剧由13个充满逗趣、悲伤与温情的经典小故事组成,勾勒出人生的悲欣交集,还有大家久违的精彩即兴互动演出。 二.主创人员介绍导演/编剧/主演:菲利普比佐法国默剧大师、世界公认的一流表演艺术家。二十岁那年他获得了国际哑剧金奖后开始世界各地,向成千上万的成人、孩童、残疾人、聋哑人和自闭症患者表演和传授哑剧,并先后在法国波尔多和马赛、美国、黎巴嫩、玻利维亚和巴基斯坦开办了自己的哑剧学院。其代表作《无声世界四十年》以其高超的技艺丰富和细腻的表演气质、深远的艺术内涵震撼了中国观众心灵。
一.剧目介绍 《夜莺与玫瑰》是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团长与艺术总监王媛媛的2015年最新当代芭蕾舞剧作品。该舞剧作品改编自英国作家王尔德同名童话《夜莺与玫瑰》,表达追求心灵的唯美世界,以艺术之美来对抗庸俗的金钱至上观和拜金主义,呼唤人间无私的爱与奉献。舞蹈家王媛媛采用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创作方式,将古老童话改编为她最擅长的当代芭蕾舞剧,以一位中国舞蹈编导的独特视觉,由北京当代芭蕾舞团金牌创作班底,将西方古典作品赋予中国新时代色彩的面目呈现舞台。 二.主创人员介绍编舞:王媛媛 王媛媛,中国享有国际声誉的当代芭蕾及现代舞蹈编导,先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王媛媛曾任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驻团编舞,丹麦皇家芭蕾舞团、香港演艺学院、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等舞团的客席编舞。曾在法国国际舞蹈比赛、保加利亚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美国杰克逊芭蕾舞比赛、俄罗斯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荣获最佳编舞奖。而后历任韩国国际芭蕾舞比赛,北京国际芭蕾舞比赛评委。2008年她携手国际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共同创办了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连续推出当代芭蕾作品《空间日记》、《惊梦》、《金瓶梅》、《野草》、《夜宴》等。她的作品还包括与张艺谋合作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与冯小刚合作的电影《夜宴》,为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创作的《情▪色》,为上海芭蕾舞团创作的《对话肖邦》,为香港演艺学院创作的《梨花梦徊》,为纽约市芭蕾舞团创作的《逝去的时光》等。 舞美制作:韩江 韩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2002年起任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驻团灯光设计。自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进入国家芭蕾舞团开始着手各式风格的芭蕾舞台空间的创作。设计的大型剧目有《泪泉》、《天鹅湖》(03年新版和07年玛卡洛娃版)、《海盗》、《仙女》、《吉赛尔》、《希尔薇亚》、《牡丹亭》,现代舞蹈作品有十几部。2003年设计歌剧《夜宴》、《狂人日记》,话剧《厕所》、《白鹿原》、《娜拉的儿女》和《建筑大师》等,昆曲《牡丹亭》等作品。2008年与现代舞蹈的接触始于时任国家芭蕾舞团的驻团编导王媛媛, 08年为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成立创作《空间日记》。 09年为舞团创作《霾》、《棱镜》、《拾穗者》《金瓶梅》等作品。其它作品还包括有香港演艺学院演出的《梨花梦徊》、上海芭蕾舞团演出的《对话萧邦》、大型舞剧《红色、1935》、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演出的《情色》等。 剧本翻译:林徽因
《雪夜》作者:端木蕻良 生于1912年。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其成名作为他创作于1936年的短篇《�鹭湖的忧郁》,之后的《遥远的风沙》、《雪夜》、《被撞破的脸孔》、《初吻》、《早春》、《红夜》、《雕鹗堡》等短篇小说将他推向了小说艺术的高峰。也是反应东北沦陷区人民生活的代表。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1980年,端木蕻良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96年因病于北京逝世。 《雪夜》故事简介 过年前的一个雪夜,地主家的李总管下乡收租,不知是因为他的年迈或运气不佳,还是因为佃户们的穷困与刁钻,他没能收上来一个现钱。他拒绝留宿在佃户老包家,执意骑上毛驴、冒着大雪,星夜踏上归程。在路上,他一度陷入遐想和绝望,最终冻死在一间废弃的民居门前。《雪夜》是端木蕻良的短篇小说精品,写于1930年代,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令人惊叹的语言和想象力,细腻多变的雪景描写,尤其是独具匠心的人物心理和意识流动描摹,造就了这篇小说的现代美学品格。 《雪夜》创作缘起 2012年,受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邀请,以色列导演露丝康内尔的作品《在海边》在蓬蒿剧场演出,她将自己的风格标记为讲故事剧场。2013年的南锣鼓巷戏剧节,邀请任明炀与露丝开办一个工作坊,结合中国的小说文本,寻求文本的第二创作可能性。他们最终选择了端木蕻良的《雪夜》。露丝读到的是著名翻译家葛浩文的英译本,她说她当即就被那有力的语言和独特的美感震惊了。一个星期的工作坊中,露丝从演员训练着手,激发表演者的生物能量对创作素材进行自由变形,最终形成独特有力的剧场语汇。作品中有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结构匀称,语言也相当敏锐。将这样的文本呈现在舞台上,有相当的难度,但非常有意思。在最终展示中,4个小组的成员分别用了4种不同的方式呈现男人和毛驴,并且结合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创造出了超越原小说的第二文本。工作坊的汇报演出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很多人建议露丝把《雪夜》做成完整的演出。终于,2015年的南锣鼓巷戏剧节,《雪夜》将隆重登场,我们期待看到:一个男人和一头驴子,在生命的荒芜舞台上,做垂死的谢幕表演。----------------------------------------------------------------------------------------------------------------------------------这是一个由端木蕻良创作的震撼人心的故事,它追述了一个人和一头驴在越积越厚的大雪中的旅程。在这场磨难中,李总管,势力江河日下的地主家的收租人,不得不面对自己经营了一生的残酷事业。这是一个关于剥削和压迫的故事。故事里,一个人为了生存而挣扎,跟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力量对抗。一个独特,而又极端的处境,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这恰是我们每个人都正在进行的挣扎,尽管方法和模式各不相同 - 在我们的每一天的生活之中。这部作品的戏剧诗性的创造是基于讲故事剧场的戏剧方法:故事和戏剧行动之间不断切换;角色、时间和空间的灵活转换;以及不同角度的叙述声音以复调的形式并行,呈现出故事中诸多元素及观点的碰撞。这个项目中我们戏剧行动的核心在于对表述的模式进行探索:当我们谈论一个人和一头驴在雪中的旅程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我们该如何表述压迫机制的两个对立面?恐怖,残酷,美和救赎在故事中变换着角色。在用戏剧语言进行讲述的同时,我们希望能为那些驱动和掌控着我们的旅程和生命的无形力量赋予形象,并努力与之抗争。什么是讲故事剧场? 讲故事剧场是一种独特的戏剧门类,在其中,讲述故事的角色与戏剧情境紧密交织。通过这种将文本转化为舞台事件的机制,文本的深层结构以及隐含的意义被彰显出来,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层面被赋予形象,呈现在舞台上。词语、人声、声音、动作、物件和舞台画面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讲故事剧场源远流长,是一种古老艺术,又触及到了当代的种种问题真实的相对性、观察者的角度对真实所造成的影响。戏剧的诗性产生于讲故事剧场的若干技巧:故事叙述以及戏剧行动的互换;人物角色变换、时间和空间的幻化;若干讲述主体的讲述活动的复调式行进,表现故事中不同观点的碰撞。 主 创 导演 露丝康内尔(Ruth Kanner)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戏剧艺术系副教授,自80年代起已经开始了实验作品的创作。目前,她带领自己的剧团专注于将文学改编和纪录性文本搬上舞台的工作,融入了各种独创的讲故事方法以及多元的戏剧和运动技巧。她还在以色列和世界各地举办讲座和工作坊。她的 以色列式故事讲述项目,结合了戏剧讲座与戏剧片段表演,曾在布拉格,弗罗茨瓦夫,新德里,纽约,伦敦,威尔士,萨格勒布和耶路撒冷进行了展示。最新作品:《勇气妈妈》(布莱希特;东京)、《信号》、《在海上》( S. 伊扎尔;特拉维夫)、《欧墨尼得斯》(埃斯库罗斯;东京)、《谋杀案》(特拉维夫;纽约);《樱桃园日本》(东京)、《鸽子的飞行》(耶路撒冷) 特邀作曲 刘索拉,作曲家, 作家,人声表演艺术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作品包括她本人编剧作曲、艺术导演、设计及主演的大型室内歌剧 [惊梦],编剧兼作曲的室内清唱剧[自在魂],个人专集[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以及多部管弦、钢琴、民乐队作品、电影音乐和个人专辑等。 文学作品包括小说[你别无选择]、[混吞加哩咯楞],[女贞汤]、[迷恋咒]等及多部散文集。戏剧构作 任明炀,生于1982 年,作家、舞台剧导演、电影作者、创作歌手。16 岁开始文学和音乐创作,22 岁开始剧场创作,近年来亦涉足电影创作。剧场作品有《您的口音》、《东海暴风雨》、《倪焕之的故事》、《明年的这个时候》、等。 演 员李腾飞,青年演员。2015年讲故事剧场《雪夜》,第六届南锣鼓巷戏剧节国际邀请单元,导演:Ruth Kanner(以色列);悬疑话剧《深水区》全国巡演;肢体戏剧《孤儿2.0》黄俊达导演,入选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国话先锋剧场;《美好的一天/站》第五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导演:佐藤信(日本);《雷雨》Mathias Lafolie导演;2012年《亨利四世》《海鸥》;2009年 《收信快乐》、音乐剧:《rent》 《伊丽莎白》 《蝴蝶梦》 富鹏栩 ,2007年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影视系表演专业,南京大学文学院表演专业研究生。出演戏剧作品:南京艺术学院毕业作品《死无葬身之地》;2009中德同行毕希纳作品《莱昂瑟与莱娜》;茨威格作品改编话剧《我是安》;话剧《别管我是谁206拘留室》;话剧《齐天大剩邹十一》;2012年李六乙戏剧工作室话剧《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2013年纸老虎戏剧工作室《群众非常高兴》、《狼奔豕突》。徐平导演微电影《橙》。 制作人赖慧慧,北京蓬蒿剧场运营总监、制作人(2009-2015)、策划制作六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2010-2015)、三届中国民间独立剧场论坛、推动剧场新生力量策划两届新生单元、亚洲文化视野-旅程艺术节、北京国际独角戏剧节;瑞典皇家剧院中国新剧本新作家。制作戏剧:文学剧场《蓦然回首》、默剧《无声世界四十年》系列、纪录剧场《25.3km》系列、悲闹剧《顾不上》、讲故事剧场《雪夜》等。 灯光及舞美设计王京晶,从国戏到中戏,从学校到社会再回到学校,从始至终都在做灯光。我相信坚持是件好事,而变换会带来未知的惊喜,如果换个位置看现在发生的事,或者退一步纵观全局,世界也许根本不是原来的样子。在我看来,舞美的全部就是创造一个感性的世界,然后用理性实现它,对我来说,确实是处处有惊喜。 翻译赵冰清,中日英翻译。戏剧工作者。与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日本青森县弘前剧场、以及来自法国、意大利、瑞典、以色列等世界各地的舞台工作者合作。参与了许多舞台作品台前幕后方方面面的工作。是蓬蒿剧场上演的《孤儿》、《灵》(W;t)、《在海边》、《地下铁里的俄耳普斯》等多部作品的剧本翻译。 文字统筹吕雨舟,剧场艺术探索者,(英语)戏剧教育实践者。剑桥大学心理学学士,现暂居北京。关注集体创作剧场和社会纪录性剧场,关注社群和个人的生存状态,并希望通过剧场行为发问和带来改变。曾参与集体创作肢体剧Thing With Feathers,与InSitu剧团集体创作《建筑大师与麦克白》,与流浪汉群体集体构作《终局》,个人艺术项目《经痛独白》等;与前邵艺学生集体创作《你从哪里来到瓦尔登湖》。 演出语言:中文(English Subtitle)导演:露丝康内尔(特拉维夫)特邀作曲:刘索拉视觉顾问:谷旻雯戏剧构作:任明炀制作人:赖慧慧执行制作:李晓彬演员:李腾飞、富鹏栩文字统筹:吕雨舟翻译:赵冰请声音技术支持:杜斯灯光舞美设计:王京晶舞台监督:吴元虎剧务:宋雅銮摄影:童畅、顾了了技术支持:北京普利斯玛发展有限公司蓬蒿剧场出品、以色列驻华大使馆支持、酒店赞助:北京侣松园宾馆
一.剧目介绍该剧是斯德哥尔摩戏剧学院的艺术发展项目。话剧表演形式特别,安娜皮特森(AnnaPettersson)试图探寻:如何将移动画面与演员的肢体表达在舞台表演中相互渗透。 安娜皮特森运用自己的理解,阐释朱丽小姐这个角色,同时导演整个剧目,还表演所有的角色。舞台上还有一个摄像师,他记录演Bild 1 Pressfoto员表演,同时将影像投射到舞台背景,作为话剧唯一的配景。 二.主创人员介绍导演:安娜皮特森(Anna Pettersson)演员,导演,戏剧老师。她曾在斯德哥尔摩城市剧院上演的《海达高布乐》中担任剧名角色,《天使在美国》中饰演天使;参演瑞典皇家剧院上演的《波士顿婚姻》;同时还与瑞典知名的戏剧家Lars Norén和Kristina Lugn合作。她还为自己及他人撰写剧本,同时在20多部电视剧及电影中参与表演,还导演多部剧目(契诃夫的《海鸥》,莫里哀的《恨世者》等)。1999年安娜荣获Thaila大奖,还两次被瑞典学院授予奖学金。《朱丽小姐》的表演为她赢得了瑞典日报《今日消息》(DagensNyheter)文化奖,TCO(台北华乐团)文化奖及瑞典分区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戏剧奖。2013年7月她还将在马其顿普雷斯帕领取年度演员奖。
一.剧目介绍由广艺基金会委托创作、雷亚游戏形象授权、乐乎乎工作坊制作演出的《柯基斯托2.0》Code:Cytus,是一个融合多媒体、音乐、剧场、互动装置、展览、舞蹈、电玩游戏等多重元素的作品,这个作品的跨界不再只是A X B而已,而是由多个领域的专业佼佼者,携手并创作出一个前所未见的大型跨界作品,以多媒体X音乐X舞蹈X剧作为四大创作主体,乐手X舞者X DJ演出故事主角,游戏任务X观众互动X炫目舞台效果X划时空服装造型联手打造穿梭虚实新科艺剧场空间,带领观众走进《柯基斯托2.0》Code: Cytus的科技未来世界。 《柯基斯托2.0》彻底颠覆每个人对剧场空间的既定想象,并大胆定义全新的表演概念:多媒体电玩音乐剧场。 二.主创人员介绍多媒体设计统筹:詹嘉华新生代数位艺术家,乐乎乎工作坊创意总监,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多媒体动画艺术所。专注于数位媒材的创作,2012年在法国安亘湖数位艺术节获得视觉艺术类首奖。作品中不时让观众直接参与自己的创作,成为创作的一部分,并借由创作作品直接与观众身体对话。邱㜋淳 乐乎乎工作坊主要创始人之一,以体现大众文化特质的当代艺术创作为概念,期许打破艺术所建立的无形鸿沟,旨在作品中体现生活中所看所听所感受的。创作元素以音乐、多媒体影像为主,作品走向为创造多元跨域的平台。出品机构:台湾乐乎乎工作坊乐乎乎工作坊由负责多媒体设计统筹的詹嘉华与邱㜋淳成立。《柯基托斯2.0》是乐乎乎工作坊的创团作品,旨在颠覆一般人对剧场空间的既定想像。
一.剧目介绍以丝路故事和莫高壁画为背景,本次演出旨在探索传统间的联系。有当代音乐,电子流行乐与中西方古典乐的碰撞;有现代科技与佛、道文化的结合;有灵感的迸发;也有细致推敲的音乐技巧和叙事手法。当观众站在这条横跨古今的丝路上,便能体会不同风格中思想的交汇以及极致的音乐力量。这场融汇东西的演出就像是一场配音的电影。唯一不同的是,它带来的是纯音乐的享受…… 二.主创人员介绍作曲:David Shea大卫谢伊,活跃于纽约中心实验音乐圈,现在长居墨尔本。他不仅继承早期电子实验音乐采用电子合成的技术,还灵活使用数字音响的设计与最新的现代音响技术,结合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元素。此外,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大卫巧妙地融合了东方和西方不同的文化表达,而东方文化在他自己的音乐和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卫以他独特而前卫的音乐风格,多次与各大电影节、音乐和舞蹈公司合作项目。1992–2015年,巡演欧洲、美国、亚洲和澳大利亚。(二)古筝:王萌王萌,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极具个人风格的资深演奏家,跨界作曲家,古筝实验与即兴的先行者。自幼习筝并获得众多奖项,16岁移居英国在素有英国常青藤之称的G8成员之一的纽卡斯尔大学获得了荣誉音乐学位。现居住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她的演出足迹遍布英国各大城市及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挪威等欧洲国家,也曾和著名流行乐队Gorillaz,及欧洲最具盛名的中乐团SSQ等合作。移居澳洲后,短短几年中,她就跻身于澳洲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的行列。
音乐会《一个跨域历史的演奏会》10月18日 黑匣子剧场 一.剧目介绍 音乐经常被推崇为世界的共同语言,这次的演奏会就是要证明这一观点。这次演奏会将两种世界最重要的文化放在一起:欧洲与中国。 我们会展示欧洲与中国的音乐是如何在历史的交错影响下发展。两者均有悠长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演出将会透过以下曲目去呈现:欧洲代表为巴赫,贝多芬,弗兰克,施尼特凯等,中国方面会呈现戏曲在700年间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 二.主创人员介绍沈昳丽 工闺门旦。她在校时师承王英姿,毕业后师承张静娴,后又得到张洵澎、梁谷音、王芝泉、张继青、华文漪、王奉梅、沈世华等昆曲名家的亲授。 她善于刻画人物,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的人物各具特色,个性鲜明。她唱念做打、技艺全面、文武兼备,是当今昆剧艺术舞台上旦角艺术的佼佼者。钱寅国家一级演奏员,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昆剧团首席笛师。1986年毕业于上海昆曲学校。拉娜特罗托夫斯基(Lana Trotovsek)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目前活跃于伦敦的小提琴演奏家。她是鲁杰罗里奇的得意弟子,并被华盛顿邮报誉为光芒之星。 拉娜特罗托夫斯基是格林尼治三重奏的小提琴手,他们赢得了包括乔治索尔蒂奖和透纳信任奖在内的诸多奖项。2011-2013年,拉娜作为巴迪克弦乐四重奏的首席小提琴手,在墨尔本国际室内乐音乐比赛上获得殊荣。张玉芬就读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并获颁最高演奏文凭。目前定居于比利时并活跃于当地乐坛,演出遍及比利时最重要的音乐厅与音乐节。她的演出足迹遍及欧洲,曾经合作过的乐团有艾莎图尼亚交响乐团,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首尔交响乐团等。她曾多次与俄国指挥家 Andres Mustonen , Dmitry Liss合作演出盖西文蓝色狂想曲,莫扎特等协奏曲。2011年起,她开始受邀于南美洲巴西, 墨西哥演出。策划人:帕特里克(Patrick de Clerck)比利时人,现任马林斯基剧院艺术总监,圣彼得堡新纬度现代音乐节艺术总监和市场行销总监,跨洲际大都会巡迴音乐节总监制,布鲁塞尔慈善系列音乐会总监制,其由比利时政府及布鲁塞尔市共同赞助。致力于将世界顶级音乐家带到养老院、监狱、难民收容所等场所,使弱势族群听众能近距离和音乐家深度交流。
一.剧目介绍欧帕四重奏(Aupa Quartet)是近年来红遍西班牙的一个弦乐四重奏组合。四个学古典音乐出身的年轻音乐家用传统乐器演奏的却是融合了Jazz,Funk,Flamenco等多种风格的乐曲。所有的演奏曲目均为乐队原创,丰富的旋律中散发的是随性肆意的即兴风格,使得他们的作品有了更为多样的音乐性。 二.主创人员介绍欧帕四重奏(Aupa Quartet)欧帕四重奏是2014年第一届Made in Shasta音乐大赛的获奖者,在巴塞罗那最重要的音乐演出场所进行过表演,同时也在意大利和法国举办过巡演。乐队合作过的音乐人也大都多久负盛名,如Antonio Rey(西班牙弗拉门戈吉他演奏家)、Cece Giannotti(加拿大吉他手及歌手、,Raynald Colom(法国小号手,作曲家)等知名音乐人合作过。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汉字自初始,就充满灵性,它承载着诗的情,书的韵,画的雅,印的秀。其中最有灵气者当属人,一撇一捺承载起整个灵魂,亦承载着某种天意。本剧将通过人为观众呈现汉字的魅力。纸张和汉字,是两种独立的个体,又相互依附,我们将从两个的特性出发,延伸到这俩个独立个体的融合。肢体语言是具有独特的表现了和想象力的,那么又结合多媒体的运用,我们将古代和现代的交汇融合,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白纸黑字的故事。我们将颠覆白纸黑字原本的意义,给予他时代特色和人文意义。这是一个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写意的文化诗意肢体戏剧作品。故事讲述了白纸和黑字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再到失去彼此的时候的情感纠葛。我们要探讨的是我们对情感的认知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在表达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将白纸黑字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和故事脉络。本作品,将是呈献给外国观众的一个文化窗口,更是让中国观众看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赞叹。
三个不同时代的人,讲述着他们同一种觉失控的委屈。少年维维,年少时父母离异,迷路时偶遇同样无法言表的路人,同他讲述着自己写作的《北上海》。中年人老魏,与女儿十几年未见,一本书勾起了他所有的孤独。贺玉儿,《北上海》故事里的主角,老上海滩会乐里妓女中的一员,解放后从上海被送到江苏省四岔河进行劳动教养。渐渐的,他们把那里叫做了北上海。那里有依然风韵犹存的旧日妓女,有落魄贫苦的皇家贵族,有为爱忍气吞声的青年,有所有人对于那里的迷茫和无助。他们身处上海的北边,开始了自己从未预料过的生活,他们用时间将脾气和野心磨练成一块浑然天卓的璞玉,然而当他们离开的时候才开始明白,他们在哪里,上海就在哪里。
一位疲惫的中年男人,为了生存,为了家庭,终日奔波。机械般的生活一日复一日,仿佛没有什么能让他停止,除了自己最痛恨的父亲的葬礼。一位冰冷的年轻女性,为了责任,为了寻找,终日游荡。没有人说话的日子一天天重复,内心的煎熬却与日俱增,直到邂逅在酒店里发现了自己的男人。两人在酒店的房间里共处一晚,仅仅是普通的一晚,却跨越了400年。这段时间的流里,男人和女人彼此交换了灵魂深处的密匙,希望得到慰藉,得到上帝的怜悯。但没想到,两人各自打开的并不是光明之门,门后站着的却都是魔鬼。回忆和现实,爱情与亲情的重新审视;业障和救赎,宽容与信仰的崩塌再建,都将在本剧中细腻呈现。用一种别样的方式。
每⼀一幅畫,都有⼀一個故事。在欣賞畫的時候,透過畫家的構圖、⽤用⾊色、筆觸,都可以感受到畫家對於畫作的感情。但根據觀賞者的不同,對於畫的故事卻有不同的想像與解讀,同⼀一幅畫對於某⼈人是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對於另⼀一⼈人卻可能是奇幻的冒險旅程。這次的演出以⼀一名畫作導覽員為主⾓角,針對⽿耳熟能詳的五幅畫作(「戀⼈人」瑪格莉特、「醒前因⼀一隻蜜蜂繞⾏行⽯石榴樹⽽而作夢」達利、「星空」梵⾕谷,「夢靨」佛謝利)進⾏行故事導覽,有別於畫作原來的故事,場景從中古世紀的歐洲⼀一路進⾏行⾄至未來的奇幻⺩王國,五幅畫交織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而⾳音樂演唱則是敘述故事最重要的主軸,隨著故事劇情的發展⾳音樂呈現或淒美或雄壯或恬靜,演唱者有時甚⾄至吟唱的是⾮非語⾔言的旋律。畫裡有⾳音樂,⾳音樂裡有故事,故事則把五幅畫串成⼀一個完整的想像脈絡。
2015年10月25日,日本流行音乐教父小室哲哉中国行-音乐人生钢琴独奏会 将于上海戏剧学院学院剧场首次举办!有别于大家对过去小室哲哉流行电子乐教父的认识,此次中国音乐之旅将以音乐人生钢琴独奏会的形式展现给观众面前。观众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昔日金曲的绝美钢琴演奏,而且还能倾听音乐教父小室哲哉讲述其音乐历程。让我们一起相约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创周,敬请期待!小室哲哉 Komuro Tetsuya1958年11月27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是日本音乐家,音乐制作人,作词家,作曲家,编曲家,键盘演奏家,合成器编程师,混音师,DJ。1983年与宇都宮隆、木根尚登组成了TM NETWORK(TMN)乐队.1984年以「星期五的狮子」出道作为乐队的队长其音乐才能得到激发。1993年通过制作trf为契机一夜成名,在那之后打造了筱原凉子、安室奈美恵、华原朋美、H Jungle With t、globe等艺人。这些由小室哲哉亲手打造的艺人纷纷获得了百万销量的殊荣。大碟,单曲的综合销量已经超过了170,000,000张。 在那之后以作曲家的身份进行活动, AAA,超新星,SMAP,北乃纪伊,滨崎步,家铺隆仁,坂本美雨,SUPER☆GiRLS、DiVA、观月亚里莎等跨度巨大的艺人提供了乐曲。2012年4月24日、25日,TM NETWORK在万众期待下再次开展活动,在日本武道馆举办了独立演出。也公开发表了五年来的第一首新单曲《I am》。2014年4月,迎来了TM NETWORK的30周年纪念,开展了巡回演唱会。并在2015年迎来了globe出道20周年。
还记得那只萌动大银幕的七星瓢虫吗?2014年, 有昆虫版《指环王》美誉的法国动画3D电影《昆虫总动员》上映,好评如潮!2015年9月,这群昆虫明星即将萌动回归!大型多媒体互动儿童舞台剧《昆虫总动员》虫装上阵,萌动剧场! 没有台词,却饱含千言万语;超越国籍和年龄,连接自然与人类。微观世界中的昆虫明星,一跃登上大舞台,真人、木偶、3D多媒体动画同台运用, 打破空间的局限,探寻互动戏剧新可能。 这不是一场可以安静坐在座位上看完的剧。当你进入这个世界,你就成了虫虫们的一员。这场昆虫世界的真实战争,有了你,一触即发!
《我不在这》是编舞家董怡芬延续声音艺术与舞蹈表演彼此参与、介入及对话的第二部独立编创作品。意图探索及形构属于创作者自己的剧场语言风格,发展与不同声音艺术家合作舞蹈演出的创作路径。董怡芬与声音艺术及作曲家共同发展,让音乐在舞作中的角色位置跳脱配乐的逻辑,采取同步对话的排练方法,彼此引发另一方的乐句与舞句,再从中寻找共同或相异语言中的叙事逻辑,交织成表演文本,突显音乐与身体的现场性,并在演出结构中包含随机、即兴、有机的创造空间,是一首声音及身体复调交响的全新舞蹈创作。《我不在这》,是一片梦境、一句密语、一个关于声音如何唤起身体记忆的方式。在旅行中创作的编舞家董怡芬,将身处异乡的各种感官与身体经验,展开非线性心智时差的动作语境。在音乐与声波的流动间看见身体内部,同时在黑暗的边缘溢出了残响:声音,会带我们去想要的地方。
春声社是今年我们在院学工部团委,表演系团总支学生会,台词创新工作室,以及上海田耘社相声大会,上海松涛说唱艺术推广交流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上戏第一个相声社团春声社。在社团成立之初便已经得到了许多曲艺界前辈的支持和关注,著名表演艺术家侯耀华先生亲笔为春声社题词。 上海田耘社相声大会是首家在上海经营相声大会的民营相声团体,已经成立十年之久,秉着对曲艺艺术的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在传统的基础之上,锐意创新,赋予传统艺术新的活力,同时又与其他艺术形式合作,推出了京腔吴韵等形式,打造了深受观众欢迎的南北评话。为了培养更多的青年演员,田耘社还给更多的相声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学习、提高的平台。 上海松涛说唱艺术交流推广中心与2014年筹备创立,致力于整合资源,推广普及传统说唱艺术。曲艺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曲艺艺术的本质特征当是以口语说唱故事。这是曲艺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属性。因为主要的艺术手段是口语说唱,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所以其表演方式是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间以第一人称的模拟代言。这样,在舞台表演上便体现出一人多角、跳出跳入、一人一台大戏的特点。从而与戏曲、话剧、影视等表演艺术的角色扮演式表演大异其趣,即所谓说法中现身与现身中说法之别。涵盖了许多的舞台表现形式。比如:相声,快板,快板书,山东快书等等。 相声作为曲艺形式之一,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娱人的目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 本次演出是由上海戏剧学院春声社,上海田耘社,上海松涛说唱艺术推广中心三家团体联手,为本次创想周精心打造一台带有上戏标签的演出。既有传统的相声小段,又有脍炙人口的快板书。还会为本次活动量身定做节目。
《蓝色钢琴师》将关注点投向自闭症儿童这一边缘群体。根据台湾自闭症患者庄天岳的真实故事改编,以戏剧的形式探索自闭症人群看似麻木的外表下细腻的情感世界,讨论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的生存处境,以及与家庭、社会乃至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侯竺沅导演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要导演作品有:《绝对信号》《断魂枪》《圣经男女》《你才是我爹》《绝笔丹青》《made in china》微电影《佑|尔》。主演的话剧有:焦晃版《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恭顺的妓女》《玩偶之家》《群猴》《原野》《茶花女》《第十二夜》《电视节目》《可怜的菲伽》《命运的拨弄》《主角登场》《死无葬身之地》《罗生门》《炼狱》《金锁记》《清贫的牡丹》《地质师》。他主演的微电影《绥芬河之恋》获澳门国际电影节星火影片奖。胡晓编剧 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2012级艺术教育专业,应用戏剧探索者。曾参与剧目:《你好打劫》《上海南站》《寻找声音的耳朵》《科洛西姆》《Reality》 编剧作品《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