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德彪西遇上中国古代女子杜丽娘,目睹杜丽娘为情而死又因情死而复生。这样一个梦中的故事,表现了人类所共有的最美好的爱情的伟大和力量。表现了昆曲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艺术魅力以及德彪西钢琴作品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德彪西(钢琴)与杜丽娘(昆曲)二个剧中人物的相遇及平行关系,表达了东西方文化的相知、相通和相融,表现了东方文化对德彪西及其作品的影响以及连结二者之间的中国丝绸之路之文化影响。 出品人/导演:顾劼亭剧本:顾劼亭钢琴家&i:顾劼亭剧情据汤显祖作品《游园惊梦》改编杜丽娘:吕佳春香:周静笛子:施成吉中阮:邵琛编曲及电音设计:金唯唯舞美设计:童为列灯光设计:王贝珺、曹炳亮舞台监督:施佳加影像监制:杨泳梁影像导演:许以
《折城》是脱胎于马海平2016年电子音乐专辑《折叠痕迹》的科幻音乐剧场作品。快速的机械律动和闪光的合成音,构建出一座未来都市的宏伟场景:流动、演进、复杂、无穷无尽,充满希望与活力。大气壮美的氛围,将科幻和现实结合在了一起。也让人联想到菲利波托马索马利内特百年前撰写的诗篇《未来主义宣言》。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未来的深切期待和焦虑,未来城市的种种细节和质感,在这部探讨后现代社会问题的作品中得以展现,《折城》兼具强烈的现实主义和本土意识。 导演:马海平原作:郝景芳剧本改编:蔡艺芸表演:梅二、戎兆琪、董怡江岭音乐:马海平、王萌、夏豹影像交互设计:杨磊灯光设计:管雨桐服装设计:陆笑笑制作管理:游哲燕
《弯曲的时空》是为十三位演奏者而创作的一部室内协奏曲。形如二十世纪常见的室内交响曲(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各有一件),酷似巴洛克大协奏曲(由一个羽管键琴,第一、二小提琴、双簧管组成的主奏乐器组和另外九件乐器组成的协奏乐器组组成)。羽管键琴在其中发挥了独奏乐器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一个主奏乐器组成员。作品的超传统主义风格,有着时间空间化的美学追求。 第一乐章中有一个兼具异域风情与巴洛克风格的主题材料。与具有谐谑性和戏剧性的第一乐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乐章的悲歌。第三乐章像一台正在播放的转速无法均匀且反复跳针的留声机。这三个乐章,是一个让时间与空间都试图脱离线性运动的作品,来自欧洲音乐语汇与东方音乐传统的对话,巴洛克式的大协奏曲又与具有20世纪特征的室内协奏曲融为一体。 作曲:代博
「落霞集」套曲为室内合唱团而作的合唱套曲 味觉,是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一种记忆。是熏风微动,樱桃弄色,萱草成窠。「落霞集」以酸甜苦辣为时间线,讲述了一个关于乡愁与记忆的故事。如同「泽雅集」不同章节之间与气候的联系,微妙而又充满诗意。 本次作品,共分为四个章节,每一章节由两首乐曲组成,分别为:1)帆(咸)、2)花见海岸(甜)、3)云上的鲸(酸)、4)不知晚霞在何处落下(苦)。 作品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奇幻故事。故事分为四节,分别对应四种情绪与四种味觉。故事开始于主人公的幼年时期,他随父母带着一条小狗流落到了一个无人小岛,一家人在小岛上定居,开始了新的生活。(味觉:咸海水、海风与未知)伴随着海岛上的自然景观与动植物,他渐渐成长,对海岸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不解。(味觉:甜椰子与童年的记忆)待主人公长大成人时,爱犬离开人间,父母亦很快垂垂老矣。他开始期待这些逝去的时光与情感能再次回到自己身边。家人在离世时告诉他,当小岛的四面的天空同时出现落日的时候,他们就会回到身边。(味觉:酸逝去的时光)主人公在岛上独自度过了漫长的时间。最终,年迈的他天真而孤独地在晚霞中沉睡,化为岛上的清风与雨水。(味觉:苦沉睡) 词曲作者:金承志 演唱: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作品中放大了人类之间所联系的纽带,以提取门锁插销的物件原理,去试图解读人与人之间相连接的部分,它既带着对立抗衡,又谈及融合并存。插销,由两个物件相结合组成,有着个性鲜明的形状属性,一个可活动的杆与一个插销孔,两个简单独立的物件连接相扣,却给人一种质朴的安全信任感。而如今繁复的物质,也难以供给人们心理对安全感的匮乏;它来自古代时期人的产物,却又时刻以一个简单的物件原理,提醒着当下的人们。作品以物件承载生活琐碎,以个人的独立行为与内心欲望带入思考,探索人们在寻求自由与自我实现的途径中,让创造与毁灭在循环中永恒,反观传导机制与被施动者的行为反应,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对互换,去透视人的心理视角导向与行为连锁反应,编导受物理原理启发,探索运动的承接方式,让舞者们看似建立起一个精密的传导系统。并在受限的灰度空间下,如被洗涤过的机械零件般不断运转;它们产生出相拼与相融之间的关系,让人在面对至接纳的心理意志模式里,形成一股强有力的问答关系。 导演/编舞:古佳妮舞者:李楠王宣淇 古佳妮灯光设计:吴文安(马来西亚)声音设计:洪启乐舞台设计:古佳妮何峥服装设计:古佳妮金亭制作人:古佳妮技术统筹:吴文安(马来西亚)、刘鹤舞台监督:周雅婧平面拍摄:壳子英文编辑:乒乓策划
《唐诗逸舞》从现代人的视角走进唐诗,感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浩瀚与神秘,感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至情至信,以精湛的中国古典舞的现代语汇,对话传统。 策划/制作:九舞金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人:唐诗逸艺术顾问:冯双白艺术总监:佟睿睿、何滔编舞:唐诗逸舞者:唐诗逸、肖雨、秦熙、毕然、高泽炜、盖峥、曾鹏飞作曲:郭思达舞美设计:刘科栋服装设计:钟佳妮灯光设计:曲明多媒体设计:胡天骥造型设计:徐彬
冥途路引。一张小小的纸片,中国人特有的夜航船。明清时候,人死后要取得城隍庙签发的冥途路引才能上路,去往另一个世界,进入轮回。明朝永乐年间,北平酱菜园子老板老诚即将死亡,却迟迟不肯咽气。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水患,去往另一个世界的冥途路引的代购来不了北平。而籍贯江南的老诚,不拿到江南城隍庙开出的路引,死都死不踏实。没有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护照,老诚坚决不死。无奈之下,儿子小诚拖着老爹和他的大棺材,走旱路、经水路,由北而南,要去南京买路引…… 编剧/导演:杨浥堃舞美\灯光设计:王润杰服装\木偶设计:武阳化妆设计:王美琪作曲:张艺馨形体指导:刘美池舞台监督:孙梦竹主演:杨映宇 郝姗姗 王山水 李紫东艺术指导:姜若瑜剧名题词:郝光
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向吏部告了长假,回到家乡临川,潜心写戏。远离仕途,与诗文戏曲为伴,这一生到此便再无波澜。当真甘心于此?为何始终烦恼萦怀?为何仍感寂寞气闷?不再信『紫钗』的浪漫,却放不下『还魂』的执着。『南柯』一梦依旧彷徨,『邯郸』之梦又去向何方?戏中人梦里梦外,谁能救赎汤显祖?这半生该何去何从? 演出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人:杨绍林艺术总监:吕凉监制: 田水制作人:龚晓、张奕剧本指导:喻荣军编剧:韩丹妮导演:俞鳗文舞美设计:任思远灯光设计:陈璐服化设计:董桂颖打击乐设计:高均音效设计:范璟璟道具设计:朱晨琪技术设计:许金佳技术导演:喻名佩身训督导:胡姚蕊舞台监督:忻舒婷主演:张琦、王也农、许子皓、刘亚囡、王旭汤学顾问:张福海
一朝郎君去,百日守空灵。冷清清正值风华之时,无奈突然丧夫,大好时光转瞬即逝,独自空守着一片薄产,一匹亡夫坐骑,以及一块端正肃穆的灵牌。自此,她穿上孝衣便不再脱去,终日以泪洗面,祭奠夫君成了每日必行之事,以至于过了整整三个月,家中灵堂仍未撤去。直到有一天,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一切,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男人的声音……二人交目,他看到了她一抹粉黛之下那颗火热欲出的心…… 原著: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编剧:夏天珩导演:朱志钰制作人:徐宏宜主演:郑爽、王晓涛、潘梓健皮影表演:李汉雄 隆佳洁艺术指导:郭宇音乐指导:高一鸣皮影指导:秦峰唱腔设计:陈平一作曲配器:杨晓辉打击乐设计:郭磊舞美设计:陈昊桥灯光设计:李泓晔造型设计:信晓丹服装设计:雷盼皮影设计:杨夕漫、蔡定相
作为国内首部观众直接作为RPG主角参与演出的浸没式戏剧,《双重》大胆地采用了手机App+真人引导触发剧情的形式,通过新闻弹窗、微信小视频、电话通讯等形式帮助观众进入剧情,推动剧情发展。一个表演系即将毕业面临巨大压力的漂亮妹妹,一个天天加班得不到父母疼爱的姐姐,一场网络直播,一宗绑架失踪案,姐妹两人追求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作为扶青计划五周年的特别委约作品,浸没式戏剧《双重》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戏剧学院及新西兰StoryBox三方合作,是国内首例利用移动App+浸没式演出方式完成的戏剧作品,该剧创意来自于StoryBox的原创剧目《The Women Who Forgot》。 出品: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戏剧学院制作人:张军、李明执行制作:余秀秀、Robert Appierdo编剧:牛文佳、张嫣之导演:佟童、Jess Feast数码设计:Joe Dixon音乐:王毅丁舞美:张弛服装: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