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部观众直接作为RPG主角参与演出的浸没式戏剧,《双重》大胆地采用了手机App+真人引导触发剧情的形式,通过新闻弹窗、微信小视频、电话通讯等形式帮助观众进入剧情,推动剧情发展。一个表演系即将毕业面临巨大压力的漂亮妹妹,一个天天加班得不到父母疼爱的姐姐,一场网络直播,一宗绑架失踪案,姐妹两人追求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作为扶青计划五周年的特别委约作品,浸没式戏剧《双重》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戏剧学院及新西兰StoryBox三方合作,是国内首例利用移动App+浸没式演出方式完成的戏剧作品,该剧创意来自于StoryBox的原创剧目《The Women Who Forgot》。 出品: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戏剧学院制作人:张军、李明执行制作:余秀秀、Robert Appierdo编剧:牛文佳、张嫣之导演:佟童、Jess Feast数码设计:Joe Dixon音乐:王毅丁舞美:张弛服装:朱迪
故事讲述的是火锅店老板毕大有(老B)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自己一生的回忆。他在火锅店遭遇的客人们就仿佛遭遇了自己的一生。年轻的情侣客人让老B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而中年的贫贱夫妻则将他带回到那段失败的婚姻关系中。一个人的一生不论多么成功或者困苦,都有无数他为之难忘的记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记忆的碎片构成了他全部的生命。火锅店里的客人们构成了一个喧闹的真实生活情境,这些情境又与老B的人生经历碰撞出火花。随后故事进入到这些火花当中,将老B一生中的重要生活片段串联起来。原来,火锅店的那些客人都是不同阶段的老B。最终故事回归到现实时空,客人依旧是客人,只是老B已经离开。我们力图深入到生活琐碎的碎片当中去,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去呈现生活本质的悲欢离合。作品本身无法给出答案,旨在展示和探索。 编剧:关渤导演:查文渊舞美设计:张鵾鹏灯光设计:黄祎灯光设计助理:槐瑞彪作曲:张艺馨形体设计:王培先造型设计:冯可而舞台监督:林志浩演员:蔡鸿翔,杨光,李林忆,刘宁,阿丽米热尼扎木
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大本曲是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成熟于明代,因其艺术样式单一,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舞台。《鸳鸯履》将白族大本曲以说唱讲故事,转化形成以歌舞演故事的无场次戏剧。本剧将非 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大本曲与现代话剧、肢体剧以及现代偶剧相结合,旨在用艺术化的手法跨越语言鸿沟,使白族大本曲在新时代,实现适应历史必然又保留自身特点的文化转换。 本剧以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传说为原型,构思出一个以鞋为焦点的故事,借古说今、借神喻人,用当代的眼光探讨婚姻关系中自由与束缚的哲学命题。
改编自清代著名小说《聊斋志异》中的《画皮》,其玄妙的情节和警世寓言使之流传甚广。此次歌剧版本的改编试图从当代视角诠释蒲松龄奇异故事背后对现实的拷问和对人性的哲思,探讨生存与道德在现实困境中的矛盾、欲望、诱惑、牺牲及抉择艺术等永恒的主题。在作曲和人物塑造上融入东方元素,同时充分开发声音与肢体表演相互结合的可能性。并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对西方经典歌剧形式进行了大胆创新,赋予经典故事以更丰富的层次和更鲜活的舞台生命。
该剧根据世界名著《老人与海》创编而成,以假定性的手法与现实主义的风格,让中西文化相遇、对话。戏曲式、虚拟性、极简与形式感是构成该剧的基本原则,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相互化用、重组后进行舞台再表现,力图达到戏曲的写意之美和话剧的写实之美相结合,让演员与观众发生最短距离的心理交流,使观众产生生活与歌舞的双重体验。
我们面临的将是一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较量。传统文化面临现代文化侵蚀的时候,该何去何从?传统与现代文化不是不能共存,而是两者之间需要不断的融合解决双方的矛盾,这也许是最好的解释。作为当今年轻一代的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重新点燃传统文化的光芒。我们将在作品《根》中找到传统和现代文化各自平衡的领域,《根》将诠释这一切。根者,初生的摇篮,孕育、哺乳、教化;根者,心灵的归宿,宁静、纯粹、真挚;根者,柔软的羁绊,牵挂、血脉、宗源;根者,无垠的依托,自由、包容、净化 总导演:白玛次仁编导:索朗群旦、杨朕、朱心韵演员:索朗群旦、白玛次仁、杨朕、朱心韵、曾桂、陈星霖、赛博渊
百年前,《再生缘》的女作者陈端生,塑造了一个超时代的女性,却无力突破传统的束缚,最终选择了搁笔,留下未完的结局。 三百年后,《再生缘》中的孟丽君在经历人生波澜后,成为一个追求平等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女性。即使新生,她清醒地意识到社会始终将婚姻作为女性通向幸福的唯一路径;纵然她和男性同样具有才干,却无奈于缺乏实现梦想的土壤。 我们希藉她再生的自由心灵,能引发当代女性自我情感审视,与思想共鸣。 出品人:梁弘钧制作人:徐玉萍策划:忻雅琴编剧:周倩导演:张磊唱腔设计:金良舞台设计:章达明灯光设计:方琼服装造型设计:刘歆卉副导演:孟丽敏音乐设计:赵斌音乐总监:张志林编曲:贺贤赟统筹:吴佳燕、黄琪舞台监督:夏志勇演员表孟丽君:忻雅琴皇帝:王清皇甫少华:王柔桑缘生:高瑞吉他:张志林评弹演员:侯骁晟小提琴:杨文曦
空旷的舞台犹如一个被打开的空盒,创作者与观演者在这里共同构架起一组真实与虚拟的关系。每个人的内心都存放着一只空盒,现实与梦想共同交织出的将是潜在的个人意识。她的空盒中,充满着来自都市丛林的喧嚣和孤寂,渴望突破交流的壁垒,却面对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那个"她",熟悉而又陌生,危险却又充满诱惑,当意识触碰到空盒中存在的"另一个自己",她是否有勇气去面对……死神降临,墨守成规,期待被改变的他,才开始在属于自己的空盒中摆下第一件道具……三个故事,三段自我,当所有人的盒子都被打开时,又会发生什么…… 编剧:张凌南、章楚吟导演:黄赛峰、王俊杰、谢迪制作人:余秀秀视觉设计:戴炜灯光设计:李赟服化设计:关峰音乐:马海平舞台监督:高扶风演员: 喻名佩、董鑫、王俊杰、田原、李潇潇、王茉尔
一个是千年花妖聂小倩,一个是痴情暖男宁采臣,在兰若轩相爱了。妖精与人类本本是水火不容,这对恋人,各自心怀鬼胎,都是为爱。在与燕赤霞的争斗中,小倩原形毕露,狰狞恐怖,不经意吓死宁采臣。为了挽救恋人的性命,小倩摘下头上的曼陀罗花,做法让花瓣飘落,时间倒流。时间留住了宁采臣的命,也留住了宁采臣心中完美的小倩。可惜,曼陀罗飘零枯萎,小倩即将香消玉损…… 导演:袁野艺术指导:熊平安副导演:李敬全编剧:周津菁制作人:高畅音乐创作:刘枫服装设计/化妆造型设计:苏俊萍灯光设计:黄心怡舞美设计 / 视觉设计:马琳多媒体设计:林彤舞台监督:娄娅婷统筹:白杨聂小倩:冯韵颖宁采臣:张亮姥姥:杨丽燕赤霞:文东鼓师:刘爽琵琶:回书瑶二胡:杨阳打击乐:张建英出品人:袁野、陈曦、吴熙出品公司:重庆叁零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华艳瑰丽的传奇晚唐 贫寒才子李山甫渴望新机会,在终南山等待出头之日;草木变幻的罗娘,被许诺了新关系,来到长安。深情之下的利用计划,使两人在爱与痛之间不断挣扎,也都撕开了各自不为人知的一面。但错综复杂的时局,仍不停止对他们的挑战,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该剧视角从情感出发,外延到社会和人生问题,亦使长安与终南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城和山,在剧中完成了无形的对望。此次,上海昆剧团作为主创团队,在古典艺术的范式中,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编剧:闫小平导演:沈矿艺术总监:吴双演员:袁佳、倪徐浩音乐设计/配器:李琪打击乐设计:高均舞台美术设计:涂俊服装设计:徐洪青灯光设计:李嘉俊化妆设计:范毅俐
作品聚焦偏远山区平均年龄70岁以上,长期以来从事第一产业的老人们,主创认为他们也有艺术表达的权利。老人们以他们近一个世纪的世界认知和最原生态的冲动进行绘画,并对其生活、绘画状态以及作画后的改变进行影像记录,再将这些处女作与影像资料进行展览,来展示老人们不同的生活与艺术实践状态。这是老人们的第一幅作品,或许也会是他们的最后一幅作品。
《恒星》是一个关于探讨艺术传承的实验性艺术作品。当我们仰望天空,看着繁星点点。殊不知恒星的的光芒已经穿过了亿万光年...也许那颗最耀眼的恒星早已灭亡。艺术的传播也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今天崇拜的艺术大师们早已逝去,但是他们的作品却如同恒星般璀璨,一直让后代们不断研习。没有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就如同漆黑的宇宙中缺少了恒星的光芒一般。作品中以光为载体,结合音乐、舞蹈、影像向观众传达人们心中对艺术的狂热,对艺术的执着。